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女频言情 > 重生92:退婚当天,我承包了全村产业陈建国方月娥全局

第7章

发表时间: 2025-05-23
年关了,过完年就是1993年了!
陈建国满脑子都是挣钱!
第二天一大早,收了地笼,又弄了十几斤黄鳝泥鳅。
陈建国趁着黎明天不亮又跑了一趟集市,弄了一些物资。
上午郭玉兰看到陈建国又弄回来一些米和肉,顿时就疑惑了。
“建国,这哪里来的?”
母亲郭玉兰脸色严肃。
她还以为,陈建国趁着夜里出去偷鸡摸狗偷来的。
“妈,你误会了,这些都是我用地笼捉黄鳝换的。”
陈建国耐心解释。
听到陈建国这么说,郭玉兰总算是放心了。
“建国,那是生产队集体的财产,虽然说黄鳝属于野生的,但是万一有人举报你,还是很麻烦。”
郭玉兰知道儿子辛苦,但还是好言相劝。
陈建国点点头:“那就不去了!夏天的时候去田沟里捉,谁也不能说个啥。”
郭玉兰点点头:“方家那边咋还没动静呢?”
陈建国笑道:“妈,沉住气!我上午就去问。”
上午十点多钟,陈建国就朝着方月娥家里走去。
方家距离上庄村,也就三里路,陈建国很快就来到了方家庄。
刘光彩站在门口,正在跟人扯皮,看到是陈建国来了,顿时脸色就垮下来了,三角眼凶猛的盯着陈建国。
“我来是问问,我家的东西,啥时候还给我?”
陈建国故意很大声,好像生怕别人听不到一样。
刘光彩脸色难看,恶狠狠的说道:“急什么,又没说不还你!”
“哈哈,看你这赖皮耍的!”
“你家要是二十年之后还给我,那我要了还有啥用?”陈建国也不生气,大声说道。
周围不少邻居议论起来,指指戳戳的,刘光彩脸色挂不住了,转头就朝着屋子里走去。
陈建国要跟着进去,没想到屋子里窜出来方月娥的弟弟方金虎,一下子拦住陈建国,瞅准了脸就招呼。
陈建国也是早有防备,后撤一步,让对方一拳落空了。
“你们家什么意思,不退彩礼还打人?”
“刘光彩,你听好了,我给你一中午的时间,下午我还要来,到时候你再不还,咱们就去公社说道说道。”
陈建国朝着方家大声嚷嚷。
嘭!
门被刘光彩狠狠地关上了,门框上的灰尘都被震得簌簌落下。
陈建国也不在意,他知道方家舍不得还,就算是明知道必须还,但还是要拖延。
下午陈建国不是一个人来的,还有村支书王金平,另外还有民兵营长带着几个民兵一起来了。
“去,把刘光彩喊出来。”
王金平紧了紧军大衣,威风凛凛得指挥。
几个村里的年轻人得了圣旨,立即如狼似虎的的冲进了院子里,啪啪的拍门。
“刘光彩,再不开门,就砸!”
王金平难得硬气了一回,让陈建国都吃惊了。
半天,刘光彩出来了,脸上阴沉的可怕:“王书记,你啥意思?偏袒对方是吧?”
“偏袒?你嘴巴再乱说,给你打烂!”
“我咋偏袒了?”
王金平很强势,用眼睛瞪着刘光彩:“平时你个混不吝,就给你算了!今天还在这里耍这一套,我让你哭着求我!”
果然,王金平的话,很有震慑力,刘光彩顿时就老实了。
耷拉着脑袋,一副委屈的样子:“那总要给人一点时间吧?”
“你要是搬不动,我们自家来搬,开门!”
王金平也不废话,立即指挥人进屋子里搬东西。
刘光彩还想拦着,没想到大儿子方奎一声不吭的走出来,站在刘光彩面前哭道:“妈,咱们,方家人不能做这种坏良心的事情!不是咱们的东西,咱不占!”
一群人冲进去,很快就把电视、自行车、冰箱、录音机都给抬出来了!
眼看着自家儿子的彩礼被人抬走,刘光彩急的在地上打滚,可是却毫无办法。
“王叔,谢了。”
陈建国很开心,东西终于要回来了。
从今往后,自己跟方月娥再无瓜葛,生生世世永不相见!
“东西是你的,就是你的。”
王金平叼着旱烟袋,吧嗒抽了一口。
郭玉兰看着崭新的东西回来,也是爱不释手。
陈建国当即就要把电视机装上,却被郭玉兰给打了一下手臂:“咱家都没电,你弄这个干啥?”
陈建国这才回过神,原来自己家里还没通电!
不止是自家,整个上庄村都没电!
陈建国嘿嘿笑了几声,说道:“妈,这个自行车我明天骑着赶集!”
郭玉兰把头摇着说道:“留着娶媳妇啊,你弄坏了咋办?”
“弄坏了买新的,我就要用。”
陈建国这次没妥协,而是直接表示,自己要骑着自行车去赚钱,至于怎么赚钱,先保密!
第二天一大早,陈建国就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出发了。
一路上,扭脸看陈建国的人不少,看到崭新的自行车,都是很羡慕。
一辆牛车上,方月娥用围巾把头蒙着,只露出两个眼睛。
今天,是她去县城相亲的日子。
为了尽快嫁出去,刘光彩这几天都在张罗着。
陈建国没注意到方月娥就在前面的牛车上,他整个心都在自行车上。
方月娥看着陈建国脸上挂着的笑容,心情很复杂。
从前,陈建国对她很迷恋,可以说是纯正的舔狗。
但是现在陈建国的决绝,突然让方月娥有一种怅然若失,甚至有一种爱上陈建国的感觉。
她恨,但是也爱!
这种感觉,特别复杂。
就是一个东西,你拥有的时候不珍惜,当失去了,就会发觉疯狂的去想念。
陈建国也察觉有眼神注视自己,他抬头,却发现前头牛车上的女人已经扭过头了。陈建国也没多想,扭动铃铛,一阵风一样超车过去了。
到了集市上,陈建国买了不少东西,米面肉都买了一些,用的就是陈海借的那三百块。
自行车后座放不下了,陈建国才罢休。
沉甸甸的东西,不是往家里送的,而是陈建国打算以物换物。
年关,正是及很多穷苦家庭的鬼门关。
拿不出钱给儿女买新衣服,买肉,很多家庭甚至粮食都没剩下多少了......
这个时候用物资去换古董,陈建国觉得,一定会大有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