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场近百道目光,像探照灯一样,齐刷刷地聚焦在这个年轻得有些扎眼的中尉身上。
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。
只有细微的抽气声和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在角落里蔓延。
主位上,刚刚还怒火万丈的旅长吴学军,此刻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。
他的目光锐利如鹰隼,上下打量着谭建林。
年轻。
太年轻了。
肩上的一杠一星,崭新得甚至有些晃眼,稚气未脱的脸庞,笔挺却略显单薄的身板。
这就是那个写出石破天惊报告的人?
吴学军脑子里瞬间闪过报告里的那些专业术语、前瞻性构想、严谨的逻辑链条。
C4ISR与电子对抗一体化?
深度模拟强敌数据库?
模块化“混合威胁”单元?
以败求胜的评估复盘机制?
扁平化指挥模式探索?
这些东西,别说一个刚下连的新排长,就是机关里那些写材料的老手,甚至是军校里的教授,都不一定能如此精准、系统地提出来!
这小子到底什么来头?
旁边的政委陈厉川,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。
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,镜片后的眼神带着审视和探究。
作为政工干部,他对文字材料的敏感度极高,更对弄虚作假、抄袭剽窃的行为深恶痛绝。
这份报告,他昨天晚上和旅长、参谋长一起,翻来覆去研究了不下三遍。
越看越心惊,越看越觉得水平高。
但也正因为水平太高,高得不像一个刚毕业的学员能写出来的东西,他心里的疑虑也越来越重。
军校毕业?哪个军校?就算是指挥学院毕业的高材生,没有深入部队的实践和对前沿理论的持续追踪,也断然写不出如此贴合实战、又极具前瞻性的东西。
难道是找人代笔?
或者干脆就是从哪里抄来的?
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,就像野草一样疯长。
陈厉川的眉头皱得更紧了。
他不能容忍这种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,尤其是在关系到全旅转型方向的关键时刻。
旁边的参谋长沈苍野,同样一脸的不可思议。
他是个技术型干部,对报告里的具体内容研究得最深。
那五点构想,层层递进,逻辑严密,几乎可以直接作为旅队下一步转型的指导性框架。
他之前还推测,这报告肯定是胡向和吴志这两个老侦察兵,结合多年经验,在某个高人指点下,由谭建林执笔整理出来的。
可现在胡向亲口承认,主要是谭建林负责撰写?
这……这怎么可能?
一个二十二岁的毛头小子,刚出校门几天,就能对未来战争形态、蓝军建设有如此深刻的理解?
沈苍野的脑子飞速运转,试图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,但思绪却乱成一团麻。
整个会议室的气氛,从刚才的压抑紧张,瞬间转变为一种充满惊疑和揣测的诡异氛围。
那些刚刚被批评的连队主官们,也都忘了自己的尴尬,瞪大了眼睛看着谭建林。
“我没听错吧?胡向说报告是那小子写的?”
“开什么玩笑!他才来几天啊?”
“怕不是胡向为了推卸责任,把新排长推出来顶缸吧?”
“有可能!侦察连那帮糙哥,能写出啥玩意儿?肯定是写砸了,旅长要发飙,胡向才拉个垫背的!”
“啧啧,这新排长也太惨了,刚来就背这么大一口锅……”
各种猜测和议论声,如同蚊蚋一般嗡嗡作响。
坐在后排的无人机侦察连张连长,推了推眼镜,仔细观察着谭建林。
他发现这个年轻中尉,在如此多目光的注视下,竟然面不改色,眼神平静,甚至嘴角还隐隐带着一丝……自信?
有点意思。
而站在谭建林身旁的胡向,此刻的心情却像是坐上了过山车。
当他说出那句话,看到旅长政委们惊讶的表情时,他心里是有点得意的。
看吧!我们侦察连就是出了个牛人!
但当他感受到全场聚焦过来的、充满怀疑和审视的目光时,特别是接触到政委陈厉川那似乎能洞穿人心的眼神时,他心底的那点得意瞬间烟消云散,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强烈的恐慌。
坏了!
政委好像不信!
胡向的后背瞬间就被冷汗浸湿了。
他和指导员吴志私下里也嘀咕过,这报告水平太高,谭建林是不是找了他在军校的哪个老师帮忙润色,甚至代笔了?
虽然谭建林一口咬定是自己写的,但他们俩心里其实是存疑的。
毕竟,武装侦察连啥水平,他们自己心里清楚。
谭建林能写出框架,能提出一些想法,他们信。
但能写得如此专业、如此滴水不漏,他们真的不敢全信。
万一政委较真起来,让谭建林详细解释报告里的某些细节……
那小子要是答不上来,或者说漏了嘴……
那后果……
胡向只觉得头皮发麻,两腿发软。
这不仅仅是谭建林个人的问题,更是他们武装侦察连,甚至是他和吴志的责任问题!
提交一份可能是“造假”的报告给旅党委,这罪过可就大了去了!
他下意识地扭头去看指导员吴志。
吴志的脸色比他还难看,嘴唇紧抿着,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,原本挺直的腰杆也微微有些佝偻,双手紧张地攥成了拳头,指节都有些发白。
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惊惧和不安。
完了,这下可能要玩砸了!
就在胡向和吴志心惊肉跳,感觉天都要塌下来的时候,政委陈厉川清了清嗓子,开口了。
他的声音不大,但清晰地传遍了整个会议室。
“谭建林同志,是吧?”
谭建林立正,声音清朗:“是!政委!”
陈厉川点了点头,目光温和,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。
“你的这份报告,旅党委非常重视,认为很有深度,很有见地。”
先扬后抑?胡向和吴志的心沉到了谷底。
果然,陈厉川话锋一转:“不过,报告里提出的一些构想,比如C4ISR与电子对抗一体化、模块化‘混合威胁’单元等,都比较前沿,也比较复杂。”
“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报告精神,统一思想,也为了检验报告的可行性,”陈厉川顿了顿,目光扫过全场,最后落在谭建林身上,“现在,就请你上台来,结合你的思路,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份转型方案报告。”
“特别是你提出的那五点核心构想,具体怎么理解?打算如何在我们旅落地实施?都跟大家讲讲。”
轰!
陈厉川的话音刚落,胡向和吴志只觉得脑袋里像是有什么东西炸开了!
让谭建林上台讲解?!
这……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吗?!
完了!彻底完了!
胡向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,额头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地往下淌,后背的常服已经被汗水彻底浸透,黏糊糊地贴在身上。
吴志更是差点一个趔趄没站稳,他下意识地伸手扶了一下椅子靠背,才勉强支撑住身体,嘴唇哆嗦着,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
在他看来,政委这招太狠了!
这简直就是一面“照妖镜”!
是不是骡子是马,拉出来遛遛!
是不是自己写的,上台讲讲就知道了!
一旦谭建林讲得磕磕绊绊,或者对报告里的核心内容理解不清,那一切都将真相大白!
到时候,他们武装侦察连,还有他胡向和吴志,都将成为全旅的笑柄!甚至可能因此受到严厉处分!
想到这里,胡向和吴志感觉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,心脏狂跳不止,仿佛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。
然而,就在两人惶惶不可终日,感觉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时候,他们身前的谭建林,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。
听到政委让他上台讲解,谭建林非但没有丝毫的紧张和慌乱,反而眼睛一亮,脸上露出了跃跃欲试的兴奋神色。
他转过头,看到胡向和吴志煞白的脸色和满头大汗的样子,微微愣了一下。
随即,他露出了一个了然的笑容。
原来连长和指导员是担心我怯场啊!
也是,毕竟是旅里的交班会,台下坐着的都是营连主官和旅领导,我一个刚来的新排长,第一次在这种大场面发言,他们担心我紧张搞砸了也正常。
谭建林心里涌起一股暖流。
他觉得胡向和吴志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咋咋呼呼,但对自己还是挺关心的。
他凑近两人,压低声音,用一种轻松而自信的语气说道:
“连长,指导员,你们放心吧!”
“我保证,肯定讲明白,讲透彻,绝对不给咱们侦察连丢脸!”
说完,他还对着两人,露出了一个自信满满、甚至带着点“你们就瞧好吧”意味的笑容。
胡向:“……”
吴志:“……”
两人看着谭建林那张充满朝气、自信飞扬的脸,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这小子……是真傻还是假傻?
他难道一点都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吗?
还是说……他真的有那个底气?
不!不可能!绝对不可能!
肯定是太年轻,不知天高地厚,还没搞清楚状况!
胡向张了张嘴,想提醒谭建林几句,比如“讲不清楚就少说点”,“别乱发挥”,但话到嘴边,又被他咽了回去。
现在说什么都晚了!
政委已经点了名,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!
只能……只能听天由命了!
胡向绝望地闭上了眼睛,又猛地睁开,狠狠地瞪了谭建林一眼,那眼神仿佛在说:“小子,你自求多福吧!”
吴志则是重重地叹了口气,用力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,眼神复杂地看着谭建林。
而谭建林,完全没有接收到两人眼神里的绝望和警告。
他把他们的反应,都理解成了对自己的“鼓励”和“期待”。
他深吸一口气,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容,抚平了衣领上根本不存在的褶皱。
然后,在全场或好奇、或怀疑、或等着看笑话的目光注视下,昂首挺胸,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,朝着会议室前方的演讲台走去。
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。
这是一个绝佳的舞台!
一个向全旅干部,向旅长、政委、参谋长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!
系统赋予他的知识,那些超越时代的军事理论和战术思想,终于可以在这个场合,第一次真正地展现出来!
他要让所有人知道,他谭建林,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学员兵!
他要让武装侦察连,从此摘掉“四肢发达、头脑简单”的帽子!
他能感受到身后胡向和吴志那几乎要将他后背灼穿的紧张目光。
他也能感受到会议室里其他军官们投来的复杂视线。
但他毫不在意。
谭建林的身影,在讲台灯光的映照下,显得格外挺拔。
他环视一周,目光平静地掠过台下近百双或审视、或怀疑、或好奇的眼睛,最后落在了主位上的旅长和政委身上。
没有丝毫的怯场,更没有半分的犹豫。
他调整了一下话筒的高度,清了清嗓子。
“旅长、政委、各位领导、同志们!”
声音透过扩音设备,清晰地传遍了会议室的每一个角落。
清朗、沉稳,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笃定。
“非常感谢政委给我这个机会,能够在这里,向大家汇报我对咱们319旅转型专业化蓝军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。”
他微微欠身,表达了必要的敬意,姿态不卑不亢。
台下,胡向和吴志的心,几乎已经提到了嗓子眼。
两人额头上的汗,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,背后的衣服紧紧贴在皮肤上,又湿又凉。
他们死死地盯着谭建林的背影,大气都不敢喘一口。
这小子……开场白倒是挺像回事……
可千万别露馅啊!
主位上,政委陈厉川不动声色,但眼神里的审视意味没有丝毫减弱。
旅长吴学军则是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,双手交叉放在桌前,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年轻的中尉。
谭建林顿了顿,语调陡然拔高了几分,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染力。
“我认为,旅党委决定让我们319旅率先转型为专业化蓝军,这不仅仅是一项任务,更是一次机遇!”
“一次让我们319旅,从一支普通的摩步旅,脱颖而出,成为——”
他加重了语气,一字一顿。
“——全军闻名的磨刀石部队的机遇!”